2017年国际癫痫关爱日:呼吁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首批癫痫关爱小天使诞生
6月23日上午,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主办,优时比制药协办的“癫痫关爱进校园”活动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举行。这是即将到来的第十一个“6.28国际癫痫关爱日”系列宣传活动中的一个重磅项目,让100位小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学习了癫痫科普知识,通过绘画来表达爱,并成为了首批“关爱小天使”。今年的“6.28国际癫痫关爱日”以“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为主题,将癫痫科普知识教育从医院走进社会,进一步呼吁公众关注癫痫,消除歧视,帮助患有癫痫的青少年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和环境中成长。
关注癫痫:每150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得癫痫
癫痫是一种自人类出现以来就有的疾病,是由于脑神经细胞群突然、异常放电而导致的发作性脑部疾病,但也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它并不可怕,不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更不会互相传染,如同我们有时会头疼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只不过发病时的表现比较特殊罢了。
据了解,我国癫痫患病率为7‰。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人数约3亿人,按此估算,目前校园内的癫痫患者可能约有210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
2015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全球癫痫负担和为应对其卫生、社会和公众知识影响在国家层面采取协调行动的必要性”的决议(WHA68.20号)。针对癫痫一种疾病产生决议,这在世界卫生组织的70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决议中明确提出,“尤其在中小学确保癫痫方面的公众认识和教育,以便协助减少广泛存在于众多国家和地区中对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的误解和歧视。”中国政府推动了这一决议的通过。
“我们经常听说有些孩子因为在学校发病后害怕同学们的耻笑或老师的过度保护而不敢去上学,甚至彻底失学,孩子也因此变得沉默孤僻,我们真的很痛心。”中国抗癫痫协会会长洪震教授在出席本次活动时表示,“‘国际癫痫关爱日’活动已经开展了10年,在新的十年开启之际,我们第一次将公益之臂从医院伸至校园中,就是希望针对校园内发生的误解和歧视,呼吁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给癫痫患儿一个友好正常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正确认识癫痫,就可能帮助一个孩子重获美丽人生
不公平的对待来源于对疾病的误解。据一项调查显示,57%的人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患者一起上课或玩耍。这就不难想象,为何许多患儿在病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正常上学。其实,癫痫患者同样可以有成功的人生。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曾是癫痫患者,如: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军事家拿破仑、诺贝尔奖金的创立者诺贝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美术家梵高等等。
少儿时期是癫痫病的高发期,也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癫痫的治疗与康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也许会伴随着孩子整个校园阶段。对知识的渴望和充实的校园学习生活既可以实现其人生的理想,更有利于患病学生身体的康复和正常的生活。但是,误解和歧视往往成为比疾病本身更大的痛苦。
据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秘书长钱海红介绍:“很多时候,学生们是对癫痫这个疾病不了解或者对发作时的表现很害怕才会嘲笑或者远离患病的同学。我们协会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帮助学校规范卫生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所以会与各个学校合作加强各种疾病教育,包括癫痫。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上海绝大部分的卫生老师都已经接受了癫痫急救处理的培训。同时,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患儿家长及时告知老师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以便学校为孩子提供更合适且有效的帮助;也希望其他学生家长更包容,配合学校一起为患儿提供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和友爱的氛围。”
平等友好对待癫痫患儿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在 “癫痫关爱进校园”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抗癫痫协会会长王艺教授以生动的讲解和有趣的动画片为100位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介绍了癫痫的科普知识,孩子们在抢答环节中现学现卖尽显才能,已然成为知识达人,还通过绘画,表达了善待身边可能遇到的癫痫患者的爱心。
“‘癫痫关爱’不能只是一天的事儿或一次的活动,需要细水长流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癫痫患者营造出友好的社会大环境。” 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表示,“自2007年起,优时比一直支持中国抗癫痫协会举办‘国际癫痫关爱日’公众宣传活动;2013年起,亦持续支持世界健康基金会开展‘彩虹桥——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之后,优时比还会支持相关机构将‘癫痫关爱进校园’活动持续举办下去,走进更多的校园。这些努力都是期望不断帮助更多癫痫患者过上正常的美好生活,也欢迎更多的热心伙伴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为癫痫患者创造价值。”
中国抗癫痫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42652号-1 office@caae.org.cn |